0711-5909893

健康粮油
粮食仓储行业的控制——安全危害管理体系
2012-12-15 01:04:45 来源: 作者: 【 】 浏览:422次 评论:0
长期实践证明,保证食品安全,关键在于预防、控制和消除食品安全的危害,其中主要是控制食源性疾病;保证食品安全必须从源头开始,从原料的生态环境着手,粮食从收获到成为食品,要经过收获、处理、储藏、加工、灭菌、包装、冷藏、运输等产业链。由于粮食在运输和储藏过程中容易受到安全危害,所以,控制粮食储运中的安全危害是保证粮食及其制品安全的重要环节之一,为了使危害因素降到最小程度,我们应采用有效的预防措施和监控手段,建立新的安全危害控制体系。而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体系被国际权威机构认可为控制由食品引起的疾病最有效的方法,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认为是确保食品安全的有效措施。
    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体系(HACCP)是鉴别、评价和控制对食品安全至关重要的一种体系。它是一个以预防食品安全为基础的食品安全生产、质量控制的保证体系,由食品危害分析(HA,Hazard Analysis)和关键控制点(CCPs,Critical control Points)两部分组成。是一种控制危害的预防性体系,它强调企业本身管理的作用,而不是依靠对最终产品的检测或政府部门取样分析来确定产品的质量。
    粮食从收购、入仓到人或动物消费之前的全过程中,生理和生化都在发生变化,各地粮食品质、储粮生态、储粮方法各有差异,因此针对不同的储粮条件,通过评价储粮生态因子和粮食品质,来确定储粮安全状况,并且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合理使用仓储设施和技术,达到减少损耗、降低粮油安全危害、降低成本,实现绿色储粮的目标是基层粮库难以全面掌握和实施的。所以将一些先进的管理体系与我们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建立一种有效的保证粮油安全的管理体系,实现低成本的绿色储粮是我们的工作目标。应根据各地的自然条件、储粮的状况等因素,对不同生态地区粮食收购、运输、整理入仓、储藏、出仓等方面进行调查和研究,得出粮食储藏相关的基础资料。针对各地区生态,了解粮食原始的品质、质量和卫生安全指标。并结合国家现行的《粮油储藏技术规范》,依据HACCP的基本原理(识别危害、确定关键控制点以控制任何危害、建立监控体系),建立粮食储藏安全危害控制体系。
    1  粮食安全危害主要因素
    粮食安全危害性是指潜在损坏或危及粮油安全和质量的因子或因素。主要包括生物性、化学性和物理性的危害。常见的生物性危害包括细菌、病毒、寄生虫和霉菌。在粮油方面危害主要来自霉菌及其毒素。粮油的化学性危害主要来自农作物在田间的常用农药(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杀螨剂等)和粮油在储藏期间杀虫剂(熏蒸剂、防护剂)、工业废弃物(重金属污染物、非重金属污染物、其它化合物)。
    2  粮油储运安全危害分析
    粮食在仓储部门运行主要有收购前、运输、整理入仓、储藏、出仓等环节,易存在以下危害消费者身体健康的因素。主要有:①粮食生长期的杀虫剂、除草剂以及农户在储粮过程中不科学地使用杀虫剂。②收获和运输时,粮食水分和杂质含量高、储存方法不当而导致的真菌毒素污染。③土壤被污染:使用含砷、甲机汞农药和整晒方式不当导致重金属残留严重超标。④粮食在运输过程中来自不清洁的运输设备、包装物的污染。⑤仓库内清仓消毒不彻底,存在污染源。⑥粮食在储藏期间危害食品安全的因素主要有:储藏期间粮食水分高及发热或储藏方法不当导致的真菌毒素污染、来源于包装物、运输设备和覆盖物的污染。
    3  确定关键控制点(CCP)
    关键控制点是指能够实施控制的一个点、步骤或程序,确定关键控制点的目的是使一个潜在的食品危害被预防、消除或减少到可以接受的水平。
    3.1  收购粮食的质量和卫生指标的控制
    全面了解粮食产地的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收割方式,调整种植品种,并提供粮食在种植期间所用农药种类的次数;有效地保证储粮的安全。并为种植者提供可使用的农药清单,提供其所需要的农药,并派专人指导使用和监督使用情况。
    3.2  与粮食接触的物体表面卫生安全控制
    粮食在收购、运输储藏中,控制运输设备、包装物、覆盖物、仓库环境的卫生指标,严禁产生交叉污染。
    3.3  储藏期间使用杀虫剂种类和使用剂量
    在粮食储藏期间严禁使用粮食食品禁止使用的杀虫剂,控制使用剂量和施药次数。应依据《粮油储藏技术规范》,了解害虫的种类发生状况及其危害水平。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选择适当的防治时机,按照害虫发生种类和密度制定出高效、低剂量的杀虫方案。充分应用诸如温控储粮(自然通风,机械通风,谷物冷却低温储藏)、气控储粮(CO2储粮、充N2储粮、真空储粮)的物理储藏技术,重视仓房气密技术、气密材料、隔热技术和防太阳辐射材料的使用。
    3.4  化学药剂的管理控制
    制定有效的储粮化学药剂管理和使用规范,做到规范化专人管理,实行专仓存放,专人管理;药品库坚固、干燥、上不漏、下不潮、能通风,备有消防器材,双门双锁;药品的出入库建立并严格执行领用制度。
    3.5  真菌毒素水平的控制
    将粮油水分降到或保持在安全水分以下,保持在储藏温度条件下粮堆平衡相对湿度不超过65%的水分含量;储藏期防止或及时消除粮堆结露(如及时通风等);对高水分粮油及时采用适当的降水处理(如烘干、晾晒等)。
    4  确定关键限值
    关键限值(CL,critical limit)是确保粮食安全的界限,包括确定关键控制点的关键限值、制定与有关的预防性措施必须达到的标准、建立操作限值等内容。极限可以作为每个关键控制点的安全界限。
    4.1  收购时粮食质量和卫生指标限值
    粮食收购时粮食质量符合GB-1350、1351、1353,粮食卫生指标符合GB-1715-2005。
    4.2  粮食水分限值
    整个储藏期内,任何时候的水分含量都不得超过当时温度下与平衡相对湿度为65%对应的水分含量常规储藏的粮油,其安全水分按当地气象资料的最高气温来确定。
    4.3  粮堆温度限值
    对大多数重要的害虫来说,其生长发育的温度下限大约为15℃,同时当温度低于20℃时生长缓慢,所以粮堆温度限值应控制在20℃以下。
    4.4  粮仓气密性限值
    平房仓仓内压力从500 Pa下降到250 Pa的时间不少于40 s,全部浅圆仓和立筒仓仓内压力从500 Pa下降到250 Pa的时间不少于60 s。
    4.5  菌落总数限值
    粮油带菌量和真菌毒素污染情况的测定:测定菌落总数按照GB/T4789.2执行;测定霉菌或酵母活菌总数按照GB/T4789.15执行。真菌毒素的检测按最新国家标准执行,没有国家标准的项目,可参照AACC或AOAC方法进行检测。检测时间:粮油入库前和储藏过程中有微生物活动迹象时检测带菌量,购入前菌毒素含量,销售时按购入方要求检测相关项目。
    4.6  化学药剂使用限值
    当平均粮温在25℃以上且无抗性虫种存在时,粮堆内磷化氢最低浓度不得低于70 mL/m3,当平均粮温在25℃以下或有谷蠹或抗性害虫品系时,粮堆内磷化氢浓度不得低于100 mL/m3。熏蒸密闭时间应根据不同温度、不同虫种和不同浓度来确定,一般为14 d~21 d,特殊情况可延长至28 d。采用环流熏蒸的平房仓气密性由仓内压力500 Pa下降到250 Pa的时间不得少于40 s,浅圆仓、立筒仓不得少于60 s。